13522797376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等离子体表面共振的组成结构及技术原理

等离子体表面共振的组成结构及技术原理

更新时间:2021-04-27      点击次数:2730
  等离子体表面共振应用SPR原理检测生物传感芯片(biosensor chip)上配位体与分析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,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。
 
  等离子体表面共振的技术原理:
 
  等离子体通常指由密度相当高的自由正、负电荷组成的气体,其中正、负带电粒子数目几乎相等。把金属表面的价电子看成是均匀正电荷背景下运动的电子气体,这实际上也是一种等离子体。当金属受电磁干扰时,金属内部的电子密度分布会变得不均匀。因为库仑力的存在,会将部分电子吸引到正电荷过剩的区域,被吸引的电子由于获得动量,故不会在引力与斥力的平衡位置停下而向前运动一段距离,之后电子间存在的斥力会迫使已经聚集起来的电子再次离开该区域。由此会形成一种整个电子系统的集体震荡,而库仑力的存在使得这种集体震荡反复进行,进而形成的震荡称等离子震荡,并以波的形式表现,称为等离子波。
 
  等离子体表面共振的核心部件包括光学系统、传感器芯片、液体处理系统三个主要部分,其他的组成部分包括LED状态指示器及温度控制系统等。
 
  光学系统:能够产生和测量SPR信号的光电组分称为光学检测单元。
 
  传感器芯片:传感器的芯片是其较为核心的部件。在SPR技术中必须首先有一个生物分子偶联在传感片上,然后用它去捕获可与之进行特异反应的生物分子。
 
  传感芯片又分为三个主要组成部分,分别是光波导耦合器件、金属膜以及分子敏感膜。
 
  液体处理系统:液体处理系统包括两个液体传送泵,其中一个泵负责保持稳定流速的液体流过传感芯片表面,另一个泵负责自动自动进样装置中的样品传送。
 
  其他部分:包括例如LED状态指示器和温度控制系统等。